圣山“后浪”:西藏登山事業的新力量
5月26日下午4點36分,西藏圣山登山探險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圣山探險)6名修路隊員:多吉次仁、頓巴、旦增羅布、扎西貢布、次仁羅布、多吉登頂珠峰,成為今年珠峰春季登山季率先登頂珠峰的團隊。其中扎西貢布、次仁羅布、多吉都是90后,能參與最重要、最困難、最危險的珠峰修路任務,他們倍感自豪。
修路隊隊長、西藏拉薩喜馬拉雅登山向導學校(以下簡稱西藏登山向導學校)教練多吉次仁對3位年輕的修路隊員贊賞有加,他表示,年輕隊員的體能都很強,能吃苦、愛學習,假以時日,他們必將能承擔起珠峰修路重任。
西藏登山協會副主席、圣山探險總經理、西藏登山向導學校校長次仁桑珠更是信心十足,他說:“以3位90后修路隊員為代表的年輕一代是圣山探險的未來,是西藏登山事業的新生力量!”
▲圣山公司集體照
迄今為止,西藏登山向導學校已培養出200 多位高山向導和協作人員,今年參與珠峰修路的扎西貢布24歲、次仁羅布25歲、多吉26歲,都是西藏登山向導學校的第8批學員;另一位25歲的次仁羅布是第9批學員,參與了2020珠峰測量登山活動,負責重力儀(測量重力加速度的儀器)的運輸工作。
扎西貢布
喜歡挑戰極限
“傳幫帶”一直是西藏登山向導學校的傳統。
▲扎西貢布
扎西貢布是聶拉木縣聶拉木鎮充堆村人,西藏登山向導學校的第2批學員小普布次仁、第3批學員多吉次仁都是他的老鄉,其中修路隊隊長多吉次仁還是他的堂哥。正是在這些登山的老鄉的影響下,扎西貢布考入了西藏登山向導學校。
2013年,扎西貢布第一次在攀登啟孜峰(海拔6206米)的活動中擔任協作。
▲攀登途中的扎西貢布
2014年,扎西貢布參與了圣山探險組織的寧金康沙峰(海拔7206米)登山活動,被分配在修路隊。這是他第一次參加高海拔登山修路工作,“無知者無畏”,他只顧著運輸路繩、幫著主力修路隊員理繩子,在大霧中走著走著就到了頂峰。后來下山后,他聽老隊員說寧金康沙峰有很多暗裂縫,而修路隊員是在路繩沒有架設好的情況下登山,他才感到后怕。
2015年,他第一次到珠峰。由于在訓練中受傷,他僅在圣山探險組織的珠峰登山活動中做幫廚,在海拔5800米的過渡營地為廚師打打下手。
2016年,他第二次到珠峰,擔任高山協作,將物資運輸到海拔8300米的突擊營地。此外,他作為備用向導,第一次登頂海拔8201米的卓奧友峰。
2017年,他擔任備用向導,第一次登頂珠峰。2018年,他擔任助理向導帶客戶攀登珠峰,由于客戶身體原因只到達突擊營地,未能登頂。2019年,他再次擔任助理向導并登頂珠峰;同一年,他分別作為修路隊員、高山向導兩次登頂卓奧友峰。
▲扎西貢布在珠峰頂峰
今年,扎西貢布參與珠峰修路并第3次登頂珠峰,他感到特別自豪。修路雖然相對危險,但他喜歡挑戰極限,很享受那種歷盡艱難險阻將路修到頂峰后的那種成就感。
次仁羅布
在海拔6500米的帳篷過生日
“一年又一年,人生又翻了一個坎。從今往后,不再去討好一些無謂的人,學會愛自己;不再去糾結一些無聊的事,學會懂得取舍;不再低著頭往前沖,學會選擇。最后對自己說一聲:生日快樂?!?/span>
5月23日是次仁羅布的25歲生日,他在海拔6500米的前進營地吃了一塊面包,并在微信朋友圈寫下了上面這段話,祝自己生日快樂。
晚上,他躺在帳篷里睡不著,在帳篷上寫下這樣幾個字:為什么要登山?
▲今年成功修通路后在頂峰的次仁羅布
次仁羅布來自聶拉木縣乃龍鄉乃龍村。他初中畢業后沒有繼續上學,在建筑工地上打小工,這種工作不固定,時有時無。父親看著他虛度光陰,心里著急,因此,當西藏登山向導學校老師來縣里招生的時候,就給他報了名。
次仁羅布幸運地通過測試,順利進入西藏登山向導學校學習,開始了他的登山生涯。2014年、2015年,他分別在寧金康沙峰、珠峰擔任協作,主要做運輸工作。2016年,他第2次到珠峰,參與珠峰修路,但僅到達海拔8300米的突擊營地。2017年,他第3次到珠峰,擔任協作,運送物資到突擊營地;同年,他作為助理向導登頂卓奧友峰。
▲攀登中的次仁羅布
2018年,他作為助理向導,第1次登頂珠峰;同年,他作為修路隊員登頂海拔8027米的希夏邦馬峰。
2019年,他第2次參與珠峰修路工作并登頂珠峰;同年,他作為助理向導登頂卓奧友峰。
今年的珠峰攀登活動中,他先是參與運輸,后來由于天氣反常,在多次修路遇阻的情況下臨危受命,參與修路工作并第3次登頂珠峰。
▲運輸途中
當他站在珠峰峰頂的時候,突然想明白了他在帳篷上寫下的問題——為什么要登山?因為登山可以看到別人看不到的風景;作為珠峰修路隊員,他可以幫助更多人實現登頂珠峰的夢想。
多吉
繼承圣山探險的精神
▲多吉在珠峰頂峰
多吉的家在定日縣克瑪鄉西部村,他從小就見過來自國內外的登山者,那時候他對登山的認知,僅限于家門口的那座小山,以為登珠峰最多就是一兩天的事。
他從小就喜歡鍛煉身體,經常跑步、做引體向上、俯臥撐……讀初中的時候,他每天睡覺前還要做幾十個俯臥撐,同學們經常開玩笑,說他應該去體校。
初中畢業后,他在家放了一年牛羊,后來考上西藏登山向導學校,成為第8批學員。對于他來說,進入西藏登山向導學校簡直是如魚得水,對常人來說挺艱苦的體能訓練,他卻樂在其中。
▲攀登中的多吉
多吉的登山經歷與扎西貢布相似:從2013年開始在啟孜峰擔任協作,2014年在寧金康沙峰參與修路。2015年在卓奧友參與運輸,2016年作為備用向導登頂卓奧友。
2017年,多吉第一次到珠峰,先是參與運輸,后來被安排到接應組,第1次登頂珠峰。2018年,他作為助理向導,第2次登頂珠峰。2019年,由于身體原因,他僅參與了珠峰運輸的工作;同年,參與了卓奧友峰修路并登頂。今年,他參與珠峰修路并第3次登頂珠峰。
都說珠峰修路是最艱苦、最危險的工作,但對于多吉來說,他擔心危險,但不怕艱苦——因為在他看來,能戰勝珠峰修路的艱苦,那么,今后在生活中遇到其他困難,就都不在話下了。
▲攀登中的多吉
多吉喜歡修路工作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只有跟著修路隊,才能學會判斷路線,分析路況,發現潛在的危險。這些東西,做別的工作是學不會的。
細節決定成敗,在今年的珠峰修路過程中,多吉從修路隊隊長多吉次仁身上學到了很多優秀品質。比如,多吉次仁在給年輕隊員示范設置保護點、打繩結等這些修路技術的時候,特別認真、嚴格,因為在他看來,除了關乎安全,還關乎榮譽——路修好了,不只是國內、更多的是國外登山隊員要沿著這條路登頂,圣山探險修路隊要在全世界登山者面前展示專業素養。
次仁羅布
將重力儀背上世界之巔
▲次仁羅布(左一)與部分2020珠峰測量登山隊隊友
今年珠峰春季登山季,有兩個“次仁羅布”登頂珠峰,而且他們的年齡都是25歲。一位是前面介紹過的修路隊員,另一位是2020珠峰測量登山隊隊員。
2020珠峰測量登山隊隊員次仁羅布來自定日縣崗嘎鎮地東村。初中畢業后,他輟學到拉薩打工,服務員、保安、建筑工地零工……2年時間,他做過很多工作。2014年,西藏登山向導學校老師到定日縣招生,父親給他打電話,讓他直接去學校報名參加測試。測試通過后,次仁羅布從居無定所的打工仔成為西藏登山向導學校第9批學員。
2015年,次仁羅布第1次到珠峰擔任高山協作,運輸物資到海拔7028米的C1營地。2016年,他第2次到珠峰擔任高山協作,參與運輸任務。
2017年,他作為修路隊員登頂卓奧友峰。2018年、2019年,他都是在珠峰擔任協作。
▲正在檢查重力儀的次仁羅布
今年,作為2020珠峰測量登山隊8名最終攻頂隊員之一,次仁羅布第1次登頂珠峰。他從海拔6500米的前進營地開始,就一直負責重力儀的運輸。重力儀是測量重力加速度的高精度測量儀器,在運輸過程中不能出現超過40度的傾斜,難度很大。
次仁羅布形容運輸重力儀的過程“比照顧嬰兒還要小心”:無論是出發、攀登,還是休息的時候,全程必須小心翼翼、輕手輕腳;遇到大風時,必須抓緊路繩,每一步都要像最后一步一樣穩定;休息的時候,要像抱孩子一樣先將背包從背上移到懷里,再輕輕放下……在海拔7790米的C3營地,由于風太大,他將重力儀吊在帳篷頂上,然后睡覺的時候用腳頂著帳篷減輕搖晃……最終,次仁羅布將重力儀安全運送到珠峰峰頂。
▲攀登途中
1975年,我國首次測量珠峰高程時,重力儀最高測量點在海拔7200米;2005年,我國復測珠峰高程,重力儀最高測量點在海拔7790米;在今年的珠峰測量登山活動中,我國首次將重力儀帶上珠峰峰頂,次仁羅布功不可沒。
在2008 年的奧運火炬接力珠峰傳遞活動中,圣山探險的高山向導和西藏登山向導學校的學生擔任了極為重要的工作,成立僅6年的圣山探險經歷這次“大考”之后,真正地成熟起來了。
而今年的珠峰測量登山活動,則讓扎西貢布、多吉,以及兩個次仁羅布為代表的90后迅速成長起來,圣山探險的未來后繼有人。